关联主题::
同级:: 2025-09-17_星期三
下一级::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多数人是不会去“自省”的,或者“自省”的不到位,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会自责的人,大量存在;
不自责的人,也大量存在,但不是因为“自省”,而是漠视和麻木;
自省的最终目的是指向:我该如何做才能变得更好?
这里有两个要点:1)做,行动。2)让自己变好。
但是多数人的自省,是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原因层面,责任划分层面。
似乎下意识地认为,把造成自己不好的原因、责任划分完,自己就会变好了。
有几个点,是极为重要的:
1、课题分离是必要的,请注意:不是重要,而是必要。
举例:
你找不找我借钱,是你的事;
我借不借你钱,是我的事;
我借你钱与否,你的反应态度,还是你的事。
不能因为我不借你钱,你对我心生不满,我就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
分不清这一点,就会限入自责,或者自省得不深刻。
2、分清什么是自己能改变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
我们的痛苦多源于我们执着于希望外在的人或事物,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识而转移。
家长希望改变孩子,
领导希望改变下属,
伴侣希望改变对方。
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上面,
改变的目的是:通过我的行动,让我变得更好,间接影响我周围的人和事。
3、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原因、认识,都是次要的,
我该如何做?下一步该如何具体行动,才是主要的。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也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影响,重要的是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