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题::
同级:: 2025-10-10_星期五
下一级::
下午和朋友语音深度沟通的时候,对方描述了这么一件事,她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过度的担忧,如担忧未来行业趋势的变化,因为种种担忧,导致迟迟无法行动。
类似拖延症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拖延的本质是恐惧,人在面临恐惧的时候会产生「战逃反应」,优先选择逃避,具体表现就是拖延。逃无可逃的时候,才会选择硬刚。
下午对方描述完以后,我下意识get到了重点:“对方下意识干预了不属于自己的课题”。
我们有些时候容易想的太多,想的太远,很多东西并不是自己能力边界内能解决的事情。
斯多葛哲学二分法,将人生的事情分为三类,
- 完全能控制;
- 完全不能控制;
- 既能控制又不能控制(不能完全控制);
我们应该把注意和时间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面,而不是其他。
比如上面我朋友和我分享的这个事,以她当前的认知去预测趋势的变化,我觉得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巴菲特的思维,巴菲特会思考,这事在不在我的“能力圈”?如果暂时不在,就先放在一边。
不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情,不应在决策的时候过度思考,这属于“不能控制”的事情。
正确的态度是,段永平的哲学“做对的事情”,做该做的事,做该做的努力。
再举个例子,比如发朋友圈,你可能会有很多期待,担心别人(同事、领导、榜样、老师、家人…)怎么看你。
这是你能控制的事情吗?这属于你能力圈边界外的事情,你不应该干预这个不属于你的课题。
你应该关注的是,你发的内容是否逻辑严谨,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至于发了内容结果如何,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如果结果是不好的,那就主动改正自己的思想,让其符合客观规律,然后你就可以不断地迭代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