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题::
同级:: 2025-09-22_星期一
下一级::

放在开头!

这个模型配合002-感觉充分表达-AI提示词 效果应该会非常好!
用GET笔记做感觉充分表达,然后用这个提示词+GPT5进行解读。
AI对话截图:https://p.brmys.cn/img/202509221320108.png

一、🔎 什么是 CRD?

CRD = Change(变更)– Reason(原因)– De-risk(降险/防风险)
它是一个变更小票,用来管理你所有“想调整系统、想换工具、想改流程”的冲动。

  • C(Change):我打算改什么?(一句话,具体改动)
  • R(Reason):为什么要改?(最好基于实际摩擦或数据,不是情绪)
  • D(De-risk):如何降低风险?(验证标准 + 回滚条件 + 观察周期)

1.1🛠 CRD 如何使用?

  1. 触发时机
    当你有“想换 Notion 模板”“想放弃滴答清单”“想把复盘问题改掉”的念头时,不要立刻改,先写一张 CRD 小票。

  2. 写法(简单示例)

    • C(变更):把日复盘问题从 6 个缩减为 3 个。
    • R(原因):过去一周完成率只有 20%,问题太多导致抗拒。
    • D(降险):试运行 7 天;若复盘率仍低于 50%,或复盘质量明显下降,就回滚回 6 个问题。
  3. 执行规则

    • 只允许在每周五(或固定一天)统一处理 CRD,不能随时改。
    • 每次最多改一处,避免一口气全盘推翻。
    • 改完之后,带着“试运行”心态观察一周。
  4. 记录与回顾

    • 每张 CRD 就像一个实验报告,留档在 Notion/Obsidian。
    • 一段时间后,你就能清楚看见:哪些改动真的改善了,哪些是情绪冲动。

1.2🎯 为什么 CRD 有用?

  • 拦截冲动:让你把“情绪否定”转化为“理性小实验”。
  • 可逆性提醒:通过设回滚条件,你不会觉得“改了就回不去”。
  • 积累信息:每一张 CRD 变更单,都是你理解自己习惯和摩擦点的素材。
  • 形成迭代节奏:避免“今天一个想法,明天推翻”,而是稳定在“每周小迭代”。

二、CRD提示词

太好了 — 我把我们讨论的模型打包成一个可复制粘贴的“提示词模板”(中文),你以后每次有“想换工具/想改流程/想否定旧方案”的冲动,只要把下面的模板贴给我(或任何 AI),它就会以我们约定的规则来帮你决策、生成 CRD 小票,并给出只允许的可执行建议。

使用方法:每次有改动冲动时,新对话第一条消息就粘贴下方模板并填写相应字段(<> 内填内容)。然后发出。AI 必须严格遵守下面的响应规范(也在模板里写明),否则你可以直接回复“按模板再来一次”。


✅ 「变更冲动处理」提示词模板(复制即用)

我需要你把自己当作我的变更守门人 + 实验设计师。在我有“想换系统/换工具/改流程/否定旧方案”的冲动时,请严格按照下面流程和规则执行。不要直接同意我去改;先帮我用 CRD(Change–Reason–De-risk)小票评估并决定“现在改/推迟/只记录”。
以下是我当前要你评估的内容,请把 <> 用我提供的信息替换。

【上下文 — 必填】
1. 我当前的项目/场景:<例如:小红书写作/日复盘/任务管理>
2. 我现在的做法(工具/流程):<例如:Notion 做项目/滴答做 Today>
3. 我想做的变更(Change,简短一句):<例如:把复盘模板从6题改为3题;把全部复盘搬到Notion;把执行视图从滴答换到任务看板>
4. 触发缘由(Reason,事实/感受/数据,尽量具体):<例如:近一周复盘完成率20%,我觉得问题太多导致抗拒;或者:看到别人用 A 工具很高级,我想换;或:我现在有强烈想换工具的冲动> 
5. 变更的紧急性(高/中/低):<例如:低> 
6. 预期目标/衡量指标(最小可衡量指标):<例如:复盘完成率提升到 ≥50%/周;开始次数≥5天/周>
7. 备选方案(已考虑过的替代):<例如:只缩减问题,不换工具;或:增加提醒而非换栈>
8. 其它限制或注意事项(例如:30 天内工具冻结/只允许周五改动等):<例如:30 天冻结中,不允许随意换工具>

AI 必须遵循的响应规则(非常重要)

  1. 先写 CRD 小票(必做):格式必须包含:
    • C(Change):一句话描述(直接用我第3项)。
    • R(Reason):基于第4项把“事实”与“情绪”分开写清楚(事实=数据/行为;情绪=感受/冲动)。
    • D(De-risk):给出验证指标观察周期(建议 7 天或 30 天)、回滚条件(明确数值或事件),并指出该变更的可逆性等级(高/中/低)。
  2. 先判断:Approve(现在改) / Defer(推迟) / Record-only(仅记录,今周五评估)
    • 判断标准:以“最小产出/最低启动成本/可逆性”优先,避免情绪驱动的即时改动。
    • 如果选择 Approve:只允许一次只改一处;生成 ≤3 步的“立刻可执行行动”(每步 ≤10 分钟可启动),并给出观察指标与观察日期。
    • 如果选择 Defer:必须给出 替代的即时动作(例如:写 CRD 小票并把变更安排到周五的变更窗口;或做一次 10 分钟的试验,禁止换栈),以消解冲动。
    • 如果选择 Record-only:把 CRD 存为“待周五评估项”,并强制你记录一次“否定冲动日志”(时间/强度0–10/诱因一句话)。
  3. 禁止一次性多改:AI 不允许建议同时改多于一项(工具、流程、目标三选一改)。若用户坚持要多改,AI 必须再次要求用 CRD 分拆为多个小票。
  4. 输出必须包含表格或清晰区块:CRD、判定(Approve/Defer/Record)、若 Approve 列出执行步骤(每步 ≤10 分钟)、验证指标(数值/天数)、回滚条件、可逆性说明。
  5. 若变更被批准:AI 还要在结尾写一句“冷却语句”提醒(例如:“你确认要现在执行此变更吗?若确认请回复:APPLY CRD”)。AI 不得自行执行任何改动,只有在用户回复 APPLY CRD 时,才生成可执行日程建议(并把变更写进用户的变更记录模板)。
  6. 所有评估要尽量基于数据与行为证据(若用户未提供数据,AI 要提示需要哪些最小数据,并给出如何在 7 天内收集的方法)。
  7. 语言风格:直接、简短、具执行性。优先给“最低摩擦”的建议;避免长篇理论或笼统劝导。

三、配合感觉充分表达的思路

  1. 触发时机
    当你有“要换工具/否定旧方案/推翻系统”的冲动。

  2. Step 1|感觉充分表达(不带分析)

    • 打开日记或直接对 AI 说:

      “我此刻真实的感受是……”

    • 写下/说出所有情绪、身体感受、担忧、不安(不限长短)。
    • 目标是 把情绪能量倾泻出来,而不是立刻找解决办法。
  3. Step 2|CRD 对话式流程

    • 完成情绪表达后,对 AI 说:

      “请带我走一遍 CRD 对话流程。”

    • 然后 AI 会逐个问你 8 个问题(场景、现状、变更、原因、紧急性、目标、备选、限制)。
    • 最终生成一张 CRD 小票 + 判定。
  4. Step 3|收尾

    • 如果判定是 Defer 或 Record-only:就把刚才的情绪写进“否定冲动日志”。
    • 如果判定是 Approve:严格执行 ≤3 步的“小实验”,而不是全盘推翻。

3.1 📝 示例(结合使用)

你有冲动:

“我想放弃滴答清单,用 Notion 来做所有任务。”
① 感觉充分表达
“我感觉滴答清单让我焦虑,好像每天的待办都是压力。我又害怕自己坚持不下去,总觉得 Notion 看起来更完整更高级。我其实有点怕自己半途而废,也怕别人觉得我不专业。”
② 进入 CRD 对话
AI 问你 → 你回答 → 最终生成:

  • C(变更):把所有任务迁移到 Notion。
  • R(原因):事实:滴答清单完成率 30%;情绪:觉得界面带来压力、想要高级感。
  • D(降险):7 天小实验,仅迁移 1 个项目;验证指标:该项目任务完成率≥60%;回滚条件:若低于40%,回到滴答。
  • 判定:Defer(冻结期内 + 情绪驱动),即时替代动作=先在滴答清单里建一个“轻量标签”,观察一周。

四、CRD案例(AI版)

4.1. 你填写的提示词(模拟)

【上下文 — 必填】
1. 当前项目/场景:日复盘
2. 现在的做法:用 Obsidian 记录复盘
3. 想做的变更(Change):把复盘从 Obsidian 搬到 Notion
4. 触发缘由(Reason):我觉得 Notion 界面更清爽(情绪),而且我担心 Obsidian 的笔记太分散不好管理(推断)
5. 变更紧急性:中
6. 预期目标/衡量指标:复盘完成率 ≥ 70%/周
7. 备选方案:保留 Obsidian,但只把复盘的标题或结果同步到 Notion;或者只在 Notion 建索引页
8. 限制或注意事项:30 天工具冻结期内(不建议随意换)

4.2. AI 响应(示范)

📝 CRD 小票

  • C(Change):把复盘从 Obsidian 搬到 Notion。
  • R(Reason)
    • 事实:目前复盘完成率没有提供明确数据。
    • 情绪:觉得界面不够清爽;担心笔记分散。
  • D(De-risk)
    • 验证指标:复盘完成率是否提升 ≥70%/周。
    • 观察周期:7 天。
    • 回滚条件:若 7 天后复盘率 <50%,或迁移导致额外摩擦(如打开速度更慢),则回滚到 Obsidian。
    • 可逆性等级:高(数据可导出,随时回滚)。

⚖️ 判定

Defer(推迟)

  • 理由:当前处于 30 天工具冻结期;现有动机以情绪为主(“清爽”),缺乏复盘完成率的硬数据支持。

⏳ 即时替代动作

  1. 本周继续用 Obsidian 复盘。
  2. 每天记录复盘是否完成(是/否),收集 7 天完成率数据。
  3. 下周五再用数据评估:如果复盘完成率低于 50%,再重新审视“搬到 Notion”的必要性。

📌 总结

你现在 不应该立刻改,因为这是情绪驱动 + 冻结期内的冲动。
正确做法是:先用数据检验现有流程的复盘完成率,再决定是否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