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题:: 《毛泽东选集》
同级:: 2025-09-29_星期一
下一级::
放在开头
放在开头
1、人们做事遵循一套流程:预先假设->采取行动->得到结果。结果是客观的,但是行动(实践)和假设都是主观的。这里的假设就是人的主观思想。
graph LR A[预先假设]-->B[采取行动]-->C[得到结果]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泽东选集·实践论》
2、成功的本质是,人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规律。
3、失败的本质是,人的主观思想不符合客观规律。但我们不可能一生下来“主观思想”就符合“客观规律”,所以失败,即不好的结果是常有的事,那失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4、失败的意义在于,通过客观的结果改造我们的主观思想,让主观思想靠近客观规律。
或者我们可以直接删掉“失败”这个概念,失败只是客观的反馈,不应通过这个客观的反馈而产生主观的自我价值批判,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改造思想,让其符合客观规律并走向成功。
由于对于“失败”固有的错误的认识,可能会导致如下行为——
1、实践之前,过度反刍,害怕失败,拒绝实践,陷入“完美主义”,把失败定义为“内在的价值审判”,于是不行动,或者有完美的方案后行动。所谓的完美主义,本质上就是对失败的恐惧。
2、实践之后,逃避面对,否认失败,拒绝自省,陷入自责。批判自己,抱怨别人。开启自我防御机制,拒绝新的尝试,除非有足够安全和完美的方案。
什么是成功?
成功的本质是什么?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泽东选集·实践论》
成功的本质是: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就是万物运行的法则)
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
- 吃东西——>就不饿了————【生物规律】
- 盖一栋稳固的房子————需要符合【物理规律】
- 合成一些新物质————需要符合【化学规律】
- 心不静不焦虑内耗————需要符合【人心规律】
- 赚很多钱财富自由————需要符合【赚钱规律】
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规律
追求的【结果】就是保险库的【宝藏】,【客观规律】就是保险柜的【密码锁】,想要打开保险柜获得里面的宝藏,就需要正确的【密码】。
你的主观思想,包括所谓的想法、认知、计划、方法,就是这个密码。
成功意味着你的主观思想符合了客观规律。
- 失败意味着是什么?
不是你笨,也不是你命不好,更不是上天针对你。唯一的原因是:你密码输错了。
这事并不丢人,试几次又如何?不敢试才丢人。
我们不可能一出生“主观思想”就符合“客观规律”,所以一开始的“不合”,甚至多次的“不合”,导致多次的密码错误,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什么是失败?
定义:失败就是主观思想没有符合客观规律,但是我们无法一生下来就符合客观规律。
- 失败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通过失败去改造自己的思想,让主观思想靠近客观规律。(如果只是重复错误的思想,那么也会不断重复失败)
所以这里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失败的意义是什么?
- 失败的意义在于,通过客观结果来改造我们的主观思想,让主观思想不断靠近客观规律。
如何让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规律?
关键词:实践、失败、改造思想。
主观思想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事先是不知道的,所以一定要实践。
实践之后,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成功了,就说明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规律;
失败了,就说明主观思想不符合客观规律,就需要改造思想,继续实践直到成功。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做不到?
因为在“失败”面前存在两大“拦路虎”。
行动前——
害怕失败,不实践。害怕努力得不到回报,害怕他人的评价与嘲笑。
eg:很多人想做视频,收藏了无数干货,买了无数课程,在脑子里把这个事推演了一万遍,但总觉得不够完美,不敢发,这是一种“表现型心态”。这种心态的人,极度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极度恐惧别人的负面评价,失败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反馈,而是一个“审判”。审判他“不行”、“很笨”、“很差”。为了维护自己那个“我很牛”的虚假人设,他选择不行动,不开始,不犯错。这样他永远不会“失败”了。当然他也永远不会成功。
失败后——
否认失败,所以不改造思想。当结果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下意识的采取自我保护防御机制。通过找借口或归咎于外部因素,来保护自尊心。在他的世界里,他永远”没有错“。就像一个高明的律师,不断的扭曲显示,不断的为自己那个脆弱的自尊心进行辩护。
短期会让自己好受,代价是亲手关上了那扇窗户。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成长型心态”
调整看待失败的太多,积极的看待太多。
思考的标准只有一个:这件事,能不能让我“成长”?
成长型心态
行动前,无所谓畏惧。
失败没关系,只要能让我学到东西,让我进步,我就去做!失败后,也很开心。
兴奋地收集宝贵的“失败数据”,用它们来修正自己脑子里的“密码”。eg:爱迪生的“失败清单”
问:“先生,您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您有什么感想?”
答:没有失败。我只是成功地证明了,那上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eg:个人写作的时候
主观思想认为,写文章要有料有价值,写得像学术论文一样,显得“专业”。结果是非常差,数据惨不忍睹。这说明规律在告诉我,密码不对。但是我不承认,认为是平台不行,大V垄断流量,运气不好…然后就拒绝改进。最后开始深思,什么是用户真正喜欢看的内容,又能学到东西的,积极的改进,然后结果是很快就有了明显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