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题:: 《矛盾论》、
同级:: 2025-09-24_星期三
下一级::
放在开头
1、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实事),通过深入地调查和研究(求),去找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是),来指导行动。
2、实事,就是客观事实。这里分清“事实”和“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杜绝主观臆测。
3、求,就是探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里强调的是实践,联想到《实践论》是先有实践,再有认识。
4、是,就是客观规律。这里可以联想到《矛盾论》
4、之前分享过一个做事的模型:预先假设→采取行动→得到结果。假设的质量和行动的质量,决定了结果的质量。而假设尤为根本,假设不是主观臆测,不是我认为,而是反映“客观规律”。
5、多数人的问题:1)分不清事实和观点;2)懒得探究,更喜欢照本宣科;3)不清楚客观规律,把自己的主观臆测当成客观规律,以我认为作为假设依据。4)行动不彻底,拖延。5)把实践的结果当成自我评判的依据,而非反馈,同时无法将反馈当成客观事实的一部分进行下一次迭代。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教员”
我觉得真正的失败是当一个人开始拒绝思考和尝试进步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失败。——Tim
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背景来源
这个概念第一次出场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书里,当时班固用这四个字来夸奖一个叫刘德的王爷,说这个王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什么意思?
刘德搞研究态度极其严谨他喜欢古代的典籍,但从不盲信,他一定要从真实可靠的证据出发去考证,去探求,最后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
当时还有一个叫刘安的王爷也喜欢搞学问,但他招来的人大多是些能言善辩夸夸其谈的”辩论咖“,华而不实。而刘德不一样,他要的是”真本“是”真相“。所以在古代,”实事求是“主要是一种务实的、严谨的治学态度。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校长宾步程撰写”实事求“是作为岳麓书院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教员青年时代,曾在这里求学,这四个字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他给这四个古老的字注入了全新的革命性的灵魂,他把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把这四个字从一种”学风“,升维成了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
定义
定义
翻译:根据客观事实,探究事物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通过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去找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实事求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1941年在延安,教员作了一个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在这个报告里他给实事求是下了一个全新的振聋发聩的定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 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摸到的,不带任何偏见和情绪的,赤裸裸的事实和数据。*(上个月公司的财报,产品后台真实的用户行为)*它不是”你觉得“,不是”你认为“,不是”你希望“。
”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即规律性。 - 不是对错的是非,而是”本质“和”规律“。
- 不是一堆孤立的事实,而是串联起所有事实背后,那根看不见的底层原理。(比如”公司财报难看“是”实事“,但导致财报难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产品问题,还是营销问题?还是管理问题?这个根本原因,才是你要找的那个”是“。)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连接”事实“和”本质“的动作。它不是坐而论道,不是凭空想象。
- 它是你亲自去跑市场,去做用户访谈,去分析数据,去彻夜思考的那个艰苦的研究过程。
举个例子
eg:
一个医生看病,他不会觉得你应该是感冒。他会望闻问切,收集所有的实事(客观事实),然后结合他几十年的经验和理论,从这些杂乱的病症中,找到你病症的”规律“,也就是那个”是“,最后对症下药。(包含了”调查-分析-判断-行动”的顶级思想武器。)
教员为什么要把实事求是抬到这么高的位置?
是被逼出来的,是血的教训换来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组织的领导权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教条主义者”掌控的,他们开口马克思,闭口列宁。动不动就是拿本本来,就是不肯睁开眼睛看一看中国的具体情况。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教员引用了一幅对联,来讽刺那些不实事求是的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血流成河,革命差点被他们搞黄!
所以教员喊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他在农村一村一户的走,一笔一划的记,他用脚底板而不是用嘴皮子去寻找中国革命的“规律”,他找到了!这个规律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路马克思没走过,苏联没走过,全世界的革命者都没走过。它是从中国的“泥土”里,从中国的“实事”里,长出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不实事求是,就会脱离实际,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为什么实事求是就能实现目标?
——>我们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和这个客观世界建立正确的连接,并最终“心想事成”。
探索到的客观规律反映在大脑中,就是我们的“主观思想”。
如果是实事求是的,那你的思想就是从客观事实里来的,那这个思想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然后再用这个思想去指导实践,就能获得你想要的客观结果(实现目标)。实事求是就是通过客观的事实,去塑造你的思想,来获得客观的结果。
(如果你不是实事求是的,你的思想就不是从客观事实里来的,是臆想的,在实践中就很容易失败。)
教员的思想为什么是战无不胜的思想?
因为这是一套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方法论。
成功的本质就是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规律。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1、杯子倒空,虚怀若谷。
这是心态,也是最难的。很多人不是笨,是太自以为是。他所谓的调查,只是在找证据证明自己的偏见。
你必须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去容纳那些你不想听,甚至反对你的声音。
“虚怀”还意味着要谦虚,不能骄傲,教员认为,骄傲是实事求是最大的敌人。
2、眼睛向下,注重事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仅听正面的,还要听“反面”的。
离事实越近,离规律就越近。
3、去伪存真,不装不吹。
这是品格,就是老老实实。(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
不偷:不要抄袭别人的;
不装:不要不懂装懂;
不吹:不要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