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题::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同级:: 2025-09-04_星期四
下一级::


碎碎念

这本书并不是第一次阅读,今天直接从第7章开始读,记录一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关于兴趣

  • 这部分阅读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的。

1、我们经常认为自己对自己当前做的事没有兴趣,事实上呢,并不是我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人的本能是会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

问自己

  • 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情我没有做好?
  • 若是因为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
    • 做这件事究竟对我有没有意义
      • 如果有,那就努力去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 如果做的挺好,但就是不喜欢,事情对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那就换一件事做。

2、兴趣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这件事情没兴趣

举个例子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者一本书就可以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3、正确的顺序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虽然并非绝对,但完成大多数事情确实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了,兴趣自然就浓了,然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进入良性循环。可是,做得多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所谓“没兴趣”往往是结果,如果将它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时间白白流逝。

graph TD
A[熟能生巧]-->B[比别人做的好]
B-->C[兴趣浓厚]
C-->D[投入更多时间]
D-->A

关于方法

1、多数人成事OR学习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思维误区——过度追求效率和优化方案。

学生们总是过分关心自己正在使用的方法是不是正确;仅仅正确还不够,还要考虑这方法够不够巧妙;更进一步,除了正确与巧妙,还要有效率——人生苦短,如果成功太慢,那么幸福必然减半。

cm:这是完美主义者尤其会犯的错误。

2、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自己的思考

以前对这话可能感触没有那么深,
当我深刻的理解了,“重复”、“可持续性”、“闭环”后我对这话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3、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IMG_E94621A7D73E-1.jpeg

4、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时候,哪怕说“方法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不是特别过分。

总结

这里深刻总结一下,做一件事。
与各种方法相比,把事做成最重要。
与把事情做成相比,事情可持续更重要。

于是,
我们不应该过度的比较方法,优化改进,而是应该先「闭环」,完成。
完成的多烂都没关系,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短期的某个结果,这一切都是学习的过程,我们追求的是复利,是可持续性,可叠加,可积累,可复用。